車內睡覺,是一件很“傷筋動骨”的事。手腳舒展不開,往往睡醒后腰酸背痛。但在一些特殊區情況下,我們可能需要在車內睡覺。比如開長途后的停車休息、受疫情影響只能在車上躺睡等。
那今天的問題來了:關閉門窗在車里睡一晚上,人會不會因缺氧而窒息死?
車內有多少氧氣?
要弄清楚這個問題,我們先要了解車內的容積,一般而言:
● 轎車容積:大約是2500升
● SUV容積:大約是3500升
根據“空氣中的含氧量是21%”計算,我們得出,車門密閉的情況下:
● 轎車氧氣含量:大約是525升
● SUV氧氣含量:大約是735升
車上睡一晚會缺氧嗎?
而要找到這個答案,我們還需要弄清楚一個人在一呼一吸中會消耗多少氧氣。
根據網上資料顯示:
普通成人休息時,每分鐘會呼吸7或8升的空氣。其中吸入的空氣中大約有20%是氧氣,呼出的空氣大約含有15%的氧氣。
因此每次呼吸大約消耗空氣中5%的氧氣,并轉化為二氧化碳。
所以,一個人一天24小時要消耗大約8升×60分鐘×24小時×5%=576升的純氧。若換算為晚上睡8小時計算,那么一個人需要消耗192升的氧氣。
結合我們上面說的“轎車氧氣含量525升,SUV氧氣含量735升”來看,一個人在車上睡一晚氧氣含量是足夠的。

但是別忘了,你在這8小時內消耗的192升氧氣,已經轉化成了二氧化碳。如此計算的話,8小時后轎車車內氧氣的比例為:(525-192)/2500=13.32%。
根據相關資料顯示:
當空氣中氧含量降至12%時,人體可發生呼吸困難;降至10%,可發生智力活動減退;降至7%—8%以下可危及生命。
雖然8小時之后的氧氣比例還不足以導致人體發生危險,但隨著時間越長,危險就越靠近。所以,為了謹慎期間,建議睡覺的時候留條縫,不要因為車外溫度過高或者過低緊密門窗。
這是在沒有開空調、沒有啟動車子的情況下,若是啟動車子開空調,那要另當別論。
車上睡覺最大的威脅
除了二氧化碳以外,車內休息的一大殺手就是開空調。
車上空調的模式通常有兩種:
內循環模式。內循環狀態是關閉了車內外的氣流通道,不開風機就沒有氣流循環,開風機時吸入的氣流也僅來自車內,形成車輛內部的氣流循環。
若車內只開內循環模式時,在密閉條件下,車內的空氣通過空調進行內部循環,得不到更新,車內的一氧化碳濃度會越來越高。同時,車內人員呼出大量二氧化碳,導致車內氧氣急劇減少,幾小時就會使人惡心、昏迷,嚴重者甚至窒息而死亡。
外循環模式。外循環狀態是利用風機將車外的空氣抽吸到車內,也就是說車外與車內的氣道是流通的,風扇打出的風來自車外,即使不開風機,車輛行駛中仍然有氣流吸入到車內,補充車內的新鮮空氣。
但是!!如果所處的環境是類似于地下車庫這種地方,開外循環模式也會對身體有極大的傷害!
此外,汽車長期怠速運轉會排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,再加上空氣不流通,一氧化碳就會從空調出風口進入到車內,引起車內乘員中毒。
所以切記,停車開空調要在開闊處,并且車窗不能完全關閉。
如何保證車內空氣流通?
如果真的非要在車上休息,大家可以這樣做:
① 開窗通風
開窗通風是首選,但為了安全肯定不能全部打開,可以留一條縫讓空氣得到流通。

② 開外循環
如果實在覺得熱,可以開啟空調外循環模式,及時更新車內空氣!
③ 盡量把車開到空曠的地方
最好不要把車子停在一些狹小的環境,比如地下車庫,容易造成空氣不流通,一定要選擇空曠開放的環境休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