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口碑撲街,影片票房同樣一路下跌,上映首日高達30%的排片場次,首日累計總票房突破7400萬人民幣,但如今已經上映第四天后,在截止發稿時間(北京時間8月12日17時13分),根據貓眼專業版實時票房數據顯示,影片排片場次一度降到了7.5%,而且單日票房更是低的可憐,僅有305.80萬人民幣入賬,甚至通過貓眼專業版數據預測,影片最終票房將止步1.4億人民幣。
熱衷于對科幻片的熱愛,以及甚至賀歲檔《流浪地球》的影響,在《上海堡壘》熱映后第二天,也是就上周六,筆者走進影院目睹了這一場堪稱視覺災難的影片。
毋庸置疑,《上海堡壘》是部爛片!雖然沒達到全方位爛,但已經很接近了。
他的問題在于劇本(人物、情節、沖突等等)不講邏輯,放飛自我。特效和形式跟《變形金剛》都沒可比性,更別說《星球大戰》了。演員全員面癱式表演也非常尷尬,當然并不是說鹿晗、舒淇演技差,要怪只能怪片子角色差。 都說今年是中國科幻元年,我覺得這部片子可能是來蹭科幻元年的熱點來了。因為作為科幻元年的第二部科幻片,爛成這樣,必然是對中國科幻的一次信心打擊。
最可怕的是,作為一部科幻片,影片在科幻設定、外星人戰爭的層面上,更是沒有任何智商和戰斗思路了,不提外星人看似有強大技術卻頭腦極其簡單,就連地球這方的戰術也十分混亂,戰斗上每個環節以及人物的犧牲都像走流程一樣,而且動作邏輯完全不講,稀里糊涂看不清對象和方向地一通亂打,毫無可看性,特別是到了高潮后更是毫無懸念感和緊迫感,邏輯完全不存在。
總而言之,此次觀影非常遺憾。這次《上海堡壘》是真令人非常失望,特效不過關,跟賀歲檔科幻標桿《流浪地球》比差得很遠,劇組之前宣傳制作周期長,但現在看特效根本不過關,這對爆米花式科幻片來說是硬傷 其次,劇情不合理,生硬粗糙,美式英雄主義拯救地球的老套路,卻沒有一個深刻的內核,影片顯得單薄無力。
就像某網友說的:《流浪地球》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,《上海堡壘》給關上了,還用門狠狠地夾你的腦袋。
《上海堡壘》到底是不是爛片?綜合吐槽。。。
評價規則
依照電影的各項元素,分析“爛”度。
每項最爛為5坨便便,爛度不足則依次遞減。
十項元素合計后,超級最爛片為滿分“50坨便便”。
故事
支離破碎,邏輯混亂
無論是外星人與人類爭奪仙藤的主線,還是江洋與林瀾之間的愛情副線,整部影片的故事都支離破碎,毫無邏輯可言。上海陸沉是整部影片中最為悲壯、最為高潮的部分,在此之前,導演應該花很多筆墨去鋪墊劇情,準備開啟這一計劃應該是在最為緊急的時刻,但是影片在此之前并沒有給觀眾交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,仿佛是影片到了結尾,自然而然就應該來一個高潮戲,上海陸沉就出場了。
花費三年時間打磨出來的劇本中卻有很多無法自洽的邏輯混亂,令劇情漏洞多如篩子,比如,上海大炮攻擊母艦的時候出故障,無法瞄準太空母艦那么大的目標,卻能鎖定母艦旁蒼蠅大小的江洋的位置。當外星人穿透防御系統攻擊上海時,市民還在逛街、上班,這得有多大的心。
類型
科幻不真實,愛情不動人
《上海堡壘》的原著小說中,主要是將科幻元素放置在整個大的故事背景下,愛情元素才是最打動觀眾的。其實,如果導演主攻科幻戰爭這一類型也沒問題,但是導演想要的太多,又在這樣一個末日背景下增加了一條愛情線,卻展現得牽強尷尬,最后呈現出的效果就是,科幻戰爭戲拍得凌亂不堪,人類與外星人的戰爭場面沒有節奏感,觀眾看得眼花繚亂,很多觀眾表示,銀幕上打得越激激烈,在影院睡得越香。而片中的愛情戲也顯得很突兀,情感的推進有些莫名其妙。
主演
偶像光環太重
電影中的“灰鷹小隊”無所不能,既負責防御系統的技術維護,又負責無人機的操控戰斗,還要在緊要關頭開戰斗機與外星人作戰,感覺這四個人是拯救上海的唯一希望,整個上海只有這四個人在參與戰斗。特別是鹿晗飾演的江洋,在結尾開著戰斗機引領上海大炮射向母艦時喊出“向我開炮”,隨即母艦被炸得粉身碎骨,但江洋最后卻駕駛著戰斗機奇跡般生還,真是被光環照耀的人。
不僅如此,片中的鹿晗還始終被偶像光環籠罩。作為中國軍人,不能留長發,但他在片中卻始終留著錫紙燙韓式大劉海,不管與外星人的戰斗如何激烈,發型卻始終保持不變,偶像包袱特別重。
情感
沒有任何化學反應
片中江洋與林瀾的感情戲從一開始就莫名其妙,兩人如何產生情愫?僅憑借彩蛋那場戲就草草交代了兩人的相識,難道江洋喜歡上林瀾僅僅因為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多看了林瀾一眼,就無法忘記她容顏。劇情沒有任何交代。對于兩人的感情戲,導演使用的是“暗戀梗”,但鹿晗與舒淇兩人之間實在沒有化學反應。其實,沒有化學反應也沒關系,導演可以通過劇情設計來強化兩人之間的感情,但就連滕華濤最擅長的愛情戲在這里也完全失效了。比如,兩人檢查發生器那場戲,鹿晗說我們聊聊天吧,舒淇就開始自我介紹,臺詞也特別生硬,根本不像是在聊天,氣氛十分尷尬,沒有任何情感上的推進。
科幻元素
割裂感嚴重
觀眾在看片過程中,頭腦中會產生無數疑問:外星人到底是什么?從哪兒來?仙藤是什么?影片僅用幾行簡單的字幕介紹了一下,沒有通過劇情等其他細節來構建世界觀。
并且,電影中的科幻元素有著很強的割裂感。與外星人戰斗時,外星人的機械設計還有各種戰斗機,觀眾可以看出這是一部科幻片。但是,等回到無戰斗狀態,年輕人聚集的酒吧、面館等,就跟普通的言情片沒什么區別,毫無科幻色彩。作為一部科幻片,電影中的武器裝備也是落后,外星人闖進了上海防衛基地,一群軍人竟然用手槍反擊。都能制造上海大炮了,武器裝備就不能做個升級?
特效
充滿廉價塑料感
據片方宣傳,為了更真實地呈現原著中的上海戰場,劇組專門搭建了15500平方米的宏大實景;后期動用了1600多個特效鏡頭,占全片總鏡頭數量的90%……但在大銀幕上只有“上海陸沉”一場戲還算表現出些許震撼,其他的諸如外星母艦突然降臨城市上空,地球戰機與外星飛船的追逐戰等戲份明顯是在向1996年的美國科幻大片《獨立日》致敬。但無論母艦和戰機鏡頭幾乎都經不起細看,其特效表現充滿廉價的塑料感。而許多城市摧毀的場景,不但能看出建模相對簡單,光影視效上也是模糊灰暗。加上結尾如同“空戰”游戲般簡單的突襲戲份,可以說,特效的水平和故事的可信度相輔相成,相互拖垮。
有不少網友稱拍什么科幻電影呀,還不如某坤上去跳一段《雞你太美》,電影后半段打籃球,可能票房都比這個高。畢竟不靠演技只靠粉絲買賬的話,某坤的粉絲可能更占優勢,加上籃球絕技,我相信票房怎么也得兩個億吧,你們說呢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