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背景
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,把成千上萬的輕癥病人悉數收治,僅僅動用現有醫院的病房是很難辦成的。采用幾個大空間建筑臨時改造成“方艙醫院”實是一個創舉。據報道很多地方還在效仿這一做法。
這么大空間完全封閉起來不通風是不可想象的,每個人散發出的氣溶膠將令這一空間污濁不堪。這些空間原來都有空調系統,但不能用,是可以理解的,所以有一種建議:關閉所有回風口。這樣只靠少量新風,稀釋效果有限,同時受原有設備規模所限,新風加大量也將有限。
回風增加高效過濾器后可使用循環風,這是各國標準都允許的,對于上述大空間的空調系統,空調機組的機外余壓早已選定,在這種空間中四周墻壁下方會設有一定數量的回風口,但是風口不會很大,直接在回風口上安裝高阻力的高效過濾器將回不了風。
2、改造建議
可以制作一個回風柜:左、右、前甚至頂上的3個或4個側面都安上A類高效過濾器甚至亞高效過濾器(因為畢竟不是一間負壓隔離病房),如圖1所示。拆去原粗效過濾器(很少用中效的),正面可至少擴大成4個原回風口大小,兩側及頂部相當于各2個共6個原回風口大小(當然大小可另設定),則過濾面積是原回風口的10倍。
這個回風柜通過邊框角鋁上的密封條貼靠在原回風口四周的壁面上(也可另外加固定措施),再用膠帶將所有縫隙密封一遍。這個回風柜其實就是一個角鋼(鋁)架子,其大小應根據原系統的有關參數和當前要求確定。原回風口上百葉應調成向上傾斜,風柜尺寸、形狀也可根據現場情況改變。
3、性能分析
舉例說明如下:如某方艙醫院一個回風口的尺寸為500mmx500mm,一個無紡布板式粗效過濾器是520×520×120mm(厚),1000m³/h風量時,初阻力為55Pa,對≥2μm微粒的一次通過過濾效率據該品牌樣本為≥50%,按國家標準《空氣過濾器》對2μm微粒效率≥50%為粗效過濾器,則上述品牌確為粗效過濾器。
一個484×484×220mm(厚)的A類高效過濾器,在1000m³/h風量時初阻力為190Pa,若減為110mm厚(太厚不便于安裝),改為500m³/h風量,則阻力將略小于190Pa。
當上述粗效過濾器也通過500m³/h風量時,初阻力將略小于27.5 Pa。
當高效過濾器安在回風框上,使過濾器截面積增加10倍時,阻力下降遠超過10倍,設仍以1/10計,則為19 Pa,小于上述27.5 Pa。
也就是說在通過同等風量時,用高效回風柜的回風口比原來壁上回風口阻力還要小。
4、應用效果分析
按照上述方案在回風口增加A類高效過濾器甚至亞高效過濾器,方艙醫院空間內的微粒絕大部分都將被回風高效過濾器阻擋下來。目前方艙醫院的送風口多安裝在頂上或墻上,加裝空氣過濾濾器比較困難,在回風口加裝高效空氣過濾器后,送風口可以不用再加裝空氣過濾器。另外,如果可以改造新風口,將新風口擴大,在新風口上加裝超低阻高中效過濾器,更有利于改善方艙醫院內的空氣質量。
為了更好的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外泄,方艙醫院必須使空間保持微負壓(或空氣從室外向室內流動的定向流)狀態,所以必須為方艙醫院增加一定數量的排風口,排風口上也要安裝高效空氣過濾器(類型比回風口上的過濾器高一級),以有效地防止病毒外泄。